•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鬼剃頭

鬼剃頭的成因、種類和症狀

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脫髮疾病。鬼剃頭患者受炎症影響,導致體內的T細胞(T-lymphocytes)錯誤把毛囊視作入侵對象並進行攻擊,造成毛囊受損和脫髮。鬼剃頭復原後不會留疤,但患者可能因為外觀改變而情緒受困擾。

鬼剃頭的成因

鬼剃頭患者免疫系統突變的原因不明,但研究顯示以下因素會增加發病率:

  • 患有其他疾病
自身疾病 鬼剃頭發病率(%)
一般人士 0.1-0.2
情緒病,包括焦慮症(Anxiety)、抑鬱症(Depression)及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disorder) 17-22
紅斑狼瘡(Lupus erythematosus) 10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9-26
白蝕(Vitiligo) 1.8-3
甲狀腺疾病(Thyroid disease) 0.85
結締組織疾病(Collagen-vascular disease) 0.6-2
  • 遺傳基因
    • 約20%的病例有家族史
    • 患者近親一生之中罹患鬼剃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6%-7%
  • 年齡
    • 大部分患者在40歲前發病
    • 因工作而接觸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

鬼剃頭的症狀和種類

鬼剃頭的早期症狀:斑塊性禿髮(Patchy alopecia areata)

  • 頭皮突然出現一處或多處小範圍疇脫髮,呈圓形、約硬幣般大小
  • 禿髮處變得光滑,但沒有不會出現紅腫或疤痕
  • 每次拉扯頭髮時,髮絲顯著脫落(Positive ‘pull test’)
  • 頭髮會逐漸變灰白,仍有色素的頭髮會優先脫落(Marie Antoinette syndrome)
  • 重新長出的頭髮較正常短

鬼剃頭發病初期的症狀較輕微,部分患者會自行痊癒,但亦有患者的病情惡化,演變成罕見的嚴重斑禿

  • 全頭禿髮(Alopecia totalis):所有頭髮脫落
  • 全身性禿髮(Alopecia universalis):全身毛髮脫落
  • 彌漫性斑禿(Alopecia incognita):由小範圍發展至所有頭髮脫落
  • 匐行性禿髮(Ophiasis):沿著頭圍出現大範圍脫髮
  • 蛇形禿髮(Sisaipho):頭頂中央出現大範圍脫髮

脫髮症狀較嚴重的患者中,有一半會出現指甲問題,例如指甲凹陷

鬼剃頭的診斷方法

若出現鬼剃頭的初期症狀,建議患者盡早求醫,進行詳細檢查,避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以下檢查有助診斷出鬼剃頭:
  • 頭髮拉扯測試:輕力拉扯頭髮時,禿髮處附近的頭髮較其他位置更容易脫落
  • 髮質分析:利用顯微鏡觀察掉落的毛髮,以確認毛囊是否出現萎縮
  • 皮膚鏡檢查(Dermoscopy):確認毛髮是否出現斑禿症狀,例如變幼、出現黃點等
  • 血液檢查: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數量有機會偏低

鬼剃頭的治療方法

  • 藥物療程
    • 抑制免疫系統,以減低對毛囊的損害
    • 促進毛髮生長
      •   抑制免疫系統 促進毛髮生長
        外用藥物 皮質類固醇 (Corticosteroids)
        例子:醋酸氟輕鬆藥膏0.2%(Fluocinolone acetonide cream 0.2%)、倍他米松藥膏0.05%(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 0.05%)
        米諾地爾(Minoxidil),即生髮水
        口服藥物 皮質類固醇
        例子:培尼皮質醇(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環孢素(Cyclosporine)
        靜脈注射藥物
        (Intravenous injection)
        皮質類固醇
        例子:甲基培尼皮質醇(Methylprednisolone)
         
        頭皮/皮內注射皮質類固醇
        (Intralesional/Intradermal corticosteroids injection)
        丙酮特安皮質醇Triamcinolone acetonide)  
  • 免疫治療
    • 在患處塗上高致敏性的物質,以喚醒自身的的免疫機制。適用於對外用藥物反應不佳或症狀嚴重的患者 
  • 心理治療
    • 心理輔導
    • 改善外觀,例如佩配戴假髮有助緩解患者因禿髮而承受的壓力

領康醫療建議

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脫髮疾病。主要成因是患有其他疾病和遺傳問題,因此除了遺傳外,斑禿患者應留意自己有否患有其他疾病,並多加控制病情。如對疾病和治療方法有甚麼疑問,可向醫生查詢

閱讀更多    

New call-to-action

參考資料

衛生署藥物辦公室. (March 2016). 治療脫髮藥物.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35.html.

Pratt CH, King LE Jr, Messenger AG, Christiano AM, Sundberg JP. (March 2017). Alopecia areata. Nat Rev Dis Primers, 3, 17011.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July 2020). ALOPECIA AREAT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ad.org.uk/shared/get-file.ashx?id=68&itemtype=document.

Hon KL, Leung AK. (May 2011). Alopecia areata. Recent Pat Inflamm Allergy Drug Discov, 5(2), 98-107.

Messenger AG, McKillop J, Farrant P, McDonagh AJ, Sladden M. (May 2012).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opecia areata 2012. Br J Dermatol, 166(5), 916-926.

Salford Royal NHS Foundation Trust. (June 2020). Diphencyprone (DPC) treatment for Alopecia Areat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rft.nhs.uk/EasysiteWeb/getresource.axd?AssetID=56477&type=full&servicetype=Inline.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