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鼻敏感

鼻敏感(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藥物和紓緩方法

鼻敏感(又稱為過敏性鼻炎)是致敏原造成人體過敏的炎症。香港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患上鼻敏感,對生活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鼻敏感的成因

鼻敏感的過敏反應主要由致敏原刺激鼻黏膜所致。致敏原分為以下兩類:

季節性致敏原

 即在特定季節或天氣轉變時出現的致敏原:

終年性致敏原

即恆常存在而不受氣候影響的致敏原:

  • 灰塵
  • 塵蟎
  • 皮屑
  • 寵物毛髮
  • 衣物毛屑

另外,以下因素也會引致或加劇鼻敏感:

具刺鼻氣味的化學品

  • 香煙
  • 化妝品
  • 油漆
  • 殺蟲劑

環境差異

  • 過冷或過熱
  • 濕度過高或過低
  • 空氣質素欠佳

身體狀態

  • 精神緊張
  • 壓力過大
  • 過度疲勞

鼻敏感的症狀

致敏原等物質刺激鼻黏膜後,通常會令患者鼻塞和流鼻水。當呼吸變得不暢順,便可能影響睡眠質素。若患者缺乏休息,便較容易引發其他鼻敏感症狀,進而降低睡眠質素,形成惡性循環。

鼻敏感的其他過敏症狀:

持續和嚴重的鼻敏感,亦有機會導致以下併發症

鼻敏感的診斷方法

初步診斷

家庭醫生或耳鼻喉專科醫生會根據求診者的病史和敏感病症(如哮喘濕疹),繼而檢查鼻孔和鼻腔,初步診斷是否患上鼻敏感。

過敏測試

在確診鼻敏感後,患者可接受致敏原測試,了解自己對甚麼物質過敏:

  • 皮膚點刺測試:將不同物質滲入皮膚,測試免疫系統的反應。如患者對某種物質過敏,皮膚會在十五分鐘內發紅或出現蕁麻疹等反應,並在數小時內逐漸消退。
  • 血液測試:患者需要抽血以測試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含量,含量越高代表過敏的機會越大。患者會在抽血後約一星期得知測試結果。

治療鼻敏感

中度鼻敏感患者:生理鹽水

生理鹽水有效沖走鼻內的致敏原,並保持鼻黏膜濕潤。洗鼻的方式如下:

  • 鹽水噴霧:稀釋鼻腔內分泌,方式較為溫和
  • 鹽水沖鼻:常用於嚴重發炎或分泌物較多

使用鹽水沖鼻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常見錯誤 錯誤原因
僅以清水洗鼻 會加劇鼻塞情況
以水喉水自製生理鹽水 水喉水可能含有細菌,應以蒸餾水或煮沸過的暖水取代
生理鹽水中的鹽粒未完全溶解 容易傷害鼻腔
沖洗力度過大 容易傷害鼻黏膜

嚴重鼻敏感患者:藥物治療

雖然至今沒有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根治鼻敏感,但嚴重患者可服用醫生處方藥物,控制病情和紓緩症狀。醫生會因應情況處方不同藥物,以下三類最為常見:

  • 噴鼻劑
  • 類固醇鼻噴霧劑
  • 口服抗敏感藥物

長期鼻敏感患者:脫敏治療

脫敏治療是一種透過持續接致敏原,並逐漸增加份量,以加強患者身體接受程度的治療方法。患者需要定期注射、口服或舌下含服具有致敏原萃取物的藥劑。為達至長期而有效的治療效果,最理想的療期為三年或以上。

其他治療

鼻敏感有機會造成眼睛痕癢,患者可以透過以下方法紓緩不適:

  • 利用濕毛巾冷敷眼睛
  • 遵照醫生指示滴眼藥水

New call-to-action

預防鼻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避免接觸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以及保持室內環境舒適,預防鼻敏感。

遠離致敏原

  • 保持廚房及廁所乾爽,以防霉菌滋生
  • 定期清洗冷氣機的隔塵網,避免過敏原積聚
  • 在開花季節遠離花卉,減少吸入花粉
  • 避免用力張開棉被和衣物,令塵埃飛揚

改善室溫及空氣質素

  • 開動空氣清新機或抽油煙機,保持空氣流通及清新
  • 保持室溫適中,並穿着足夠的保暖衣物
  • 避免在空氣混濁或吸煙場所逗留

避免使用氣味強烈的用品

  • 如香水、美妝用品和臭丸等
  • 選用溫和天然的沐浴露或肥皂
  • 以滅蚊器或殺蟲藥取代殺蟲水

戒吃刺激性食物

  • 海產、酒精和辛辣食物會導致鼻黏膜的血管擴張,造成鼻塞
  • 任何曾引起過敏的食物亦應避免

OT&P領康醫療建議

每個人的體質及致敏原有異,因此以上資訊只供基本參考。若身體出現類似鼻敏感的症狀,你應盡快向家庭醫生查詢成因和改善方法。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衞生防護中心. (April 2020). 季節性流行性感冒.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29.html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February 2019). 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38.html#e

衞生防護中心. (September 2020). 2020-21 季度本港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常見問題.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0764.html#FAQ32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